元常,原名钟繇,三国诗人,生于公元151,卒于公元230

钟繇(yáo),字元常。
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
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
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
以功累迁前军师。
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
曹魏建立后,历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职,累封定陵侯。
在魏文帝时期,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
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谥号“成”。
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庭庙。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
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生卒年:151-23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