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仁,原名王钟麒,清代诗人
王钟麒(1880-1913),清代小说家,小说评论家。
字毓仁,又作郁仁,号无生,别署天頫、天僇生、益厓、三函、大哀、滔海子,斋名述庵、一尘不染。
祖籍安徽歙县,自幼随父迁寓扬州南门粉妆巷,遂为江都(今扬州)人。
生卒年:?-?
毓仁,原名王钟麒,清代诗人
王钟麒(1880-1913),清代小说家,小说评论家。
字毓仁,又作郁仁,号无生,别署天頫、天僇生、益厓、三函、大哀、滔海子,斋名述庵、一尘不染。
祖籍安徽歙县,自幼随父迁寓扬州南门粉妆巷,遂为江都(今扬州)人。
生卒年:?-?
王钟麒的《游仙消寒词六首·其三》是一首充满想象和艺术美感的诗作。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赏析: - 诗句解释 1. 会启消寒集太清:在寒冷的季节聚集起来,享受清新的空气。 2. 鞭龙催唤董双成:用鞭子驱使龙飞腾,唤醒沉睡的董双成。 3. 问谁能佐琼苏酿:询问有谁能助一臂之力,调制出如琼浆玉液般的美酒。 4. 翠釜新调白玉羹:使用绿色的釜具烹制出如同白玉般细腻滑顺的美食。 - 译文注释 1.
【注释】 1. 冲寒晨谒范成君:早晨冒着寒冷去拜见范成大的先生。范成大(1126~1193),宋代诗人。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官至参知政事兼枢密副使。 2. 灵绶(sòng)承戈:指身佩符节,手握戈矛。象征权力和责任。 3. 披著云衣忘峭冷:意思是说身着华丽的衣服却忘记寒冷的天气。披著云衣,形容服饰华丽;忘峭冷,意为忘却寒冷。 4. 凤凰衫子玉丝裙:指的是穿着华美的凤凰图案的衣服
王钟麒的《游仙消寒词六首·其四》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 诗句原文: 游仙消寒词六首其四 第一多情绿萼华,手翻条脱卧红霞。羊郎一去无消息,闲煞琼梅不着花。 - 诗句翻译: 在寒冷的冬季,我独自欣赏着绿色的萼华,它的枝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舒展,最终落入红色的霞光之中。然而,我的情人羊郎已经离去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游仙消寒词六首》的其六。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诗咏消寒自品量:“诗咏消寒”意指在寒冷的季节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季节变化的感悟和情感;“自品量”则是指通过自我反思或思考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2. 衍波笺写七瑶堂:这里“衍波笺”是一种书写材料,可能类似于古代的绢纸,而“七瑶堂”可能指的是一个高远的、仙境般的环境。这两句可能在描绘一种通过书写或创作来达到精神升华的境界。
玉女骑鸾上早朝,妆成亲着绿云袍。 洗头盆漉东溟水,化作红尘瑞雪飘。 注释: - 玉女:神话中的仙女。 - 骑鸾:乘龙或驾鸾飞行。 - 上早朝:早晨去朝廷参拜皇帝。 - 妆成:化妆打扮完毕。 - 亲着绿云袍:穿着绿色的云状衣服。 - 东溟水:东海的水。 - 化作红尘瑞雪飘:变成世间的瑞雪飘落。 赏析: 此诗是清代王钟麟创作的游仙消寒词六首之一。通过生动的描绘
玉宇寒深锁碧扉,九星冠上雪花飞。 天风一夜瑶波冻,齐脱霞绡换羽衣 注释:在寒冷的冬日里,宫殿的窗户紧闭,宛如碧绿的屏障一般,显得幽深而神秘。九颗璀璨的星星点缀在头顶,宛如披上了雪花,增添了几分寒冷的气息。一夜之间,天地间被冰雪覆盖,仿佛瑶池的波浪被冻结,万物都换上了白色的羽衣。 赏析: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冬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清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
左孝同是清朝时期的诗人,他字子异,一作子祀,晚号逸叟,又号遁斋,湖南湘阴人。左孝同在清朝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因为家族背景与地位,更因为他在光绪年间的政治活动和文学成就。 左宗棠去世后,左孝同以荫恩赏举人,复纳资为道员。这一身份的转变不仅是对其个人才华的认可,也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他的文学才能也得到了认可,善书大小篆,能传其父之法,说明他在书法艺术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和精湛的技艺。
石年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朝末年的诗人。石年,字执如,号琢堂,是清朝初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藏书家。他的诗作以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为主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石韫玉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生活时期——清朝初期。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石韫玉题写了“书林”匾额,这反映了他对文化的深厚兴趣和对知识的尊重。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江上》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