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羲 (330—386),东晋时吴人,后居句容(今属江苏),字羲和。
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
及长,性渊懿沈厚。
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
许谧荐之相王(即晋简文帝),用为公府舍人。
简文帝登位后,不复出。
《真诰》、《清微仙谱》等称其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
永和五年(349)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350)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364)受《上清真经》,并托神仙口授,制作大量道经秘笈。
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
生卒年:?-?
杨羲 (330—386),东晋时吴人,后居句容(今属江苏),字羲和。
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
及长,性渊懿沈厚。
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
许谧荐之相王(即晋简文帝),用为公府舍人。
简文帝登位后,不复出。
《真诰》、《清微仙谱》等称其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
永和五年(349)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350)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364)受《上清真经》,并托神仙口授,制作大量道经秘笈。
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
生卒年:?-?
遂弃我适出自《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遂弃我适的作者是:杨羲。 遂弃我适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遂弃我适的释义是:遂弃我适:最终离我而去。 遂弃我适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遂弃我适的拼音读音是:suì qì wǒ shì。 遂弃我适是《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的第6句。 遂弃我适的上半句是: 永丧其真。 遂弃我适的全句是:永丧其真,遂弃我适。
永丧其真出自《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永丧其真的作者是:杨羲。 永丧其真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永丧其真的释义是:永丧其真:永远失去纯真自然的状态。 永丧其真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永丧其真的拼音读音是:yǒng sàng qí zhēn。 永丧其真是《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的第5句。 永丧其真的上半句是:灾重不逆。 永丧其真的下半句是
灾重不逆出自《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灾重不逆的作者是:杨羲。 灾重不逆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灾重不逆的释义是:灾重不逆:指在灾祸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正道,不违背原则。 灾重不逆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灾重不逆的拼音读音是:zāi zhòng bù nì。 灾重不逆是《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的第4句。 灾重不逆的上半句是: 道易不顺。
道易不顺出自《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道易不顺的作者是:杨羲。 道易不顺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道易不顺的释义是:道易不顺:指修行之道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往往难以顺应和实现。 道易不顺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道易不顺的拼音读音是:dào yì bù shùn。 道易不顺是《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的第3句。 道易不顺的上半句是:神勿淫役。
神勿淫役出自《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神勿淫役的作者是:杨羲。 神勿淫役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神勿淫役的释义是:神勿淫役:不要让神灵沉迷于世俗的劳役。 神勿淫役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神勿淫役的拼音读音是:shén wù yín yì。 神勿淫役是《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的第2句。 神勿淫役的上半句是:心勿欲乱。 神勿淫役的下半句是:
心勿欲乱出自《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心勿欲乱的作者是:杨羲。 心勿欲乱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心勿欲乱的释义是:心勿欲乱:内心保持平静,不要让欲望扰乱了思绪。 心勿欲乱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心勿欲乱的拼音读音是:xīn wù yù luàn。 心勿欲乱是《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二 临去吟》的第1句。 心勿欲乱的下半句是:神勿淫役。 心勿欲乱的全句是
萧萧步太虚出自《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三 十二月一日夜方丈 左台昭灵李夫人作与许玉斧》,萧萧步太虚的作者是:杨羲。 萧萧步太虚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萧萧步太虚的释义是:萧萧步太虚:形容诗人脚步轻盈,如同在虚无缥缈的太虚之中行走。 萧萧步太虚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萧萧步太虚的拼音读音是:xiāo xiāo bù tài xū。 萧萧步太虚是《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何不飙然起出自《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三 十二月一日夜方丈 左台昭灵李夫人作与许玉斧》,何不飙然起的作者是:杨羲。 何不飙然起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何不飙然起的释义是:何不飙然起:为什么不突然奋发而起,即为何不突然行动或起身。这里的“飙然”形容动作迅速而猛烈。 何不飙然起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何不飙然起的拼音读音是:hé bù biāo rán qǐ。
百阿令心徂出自《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三 十二月一日夜方丈 左台昭灵李夫人作与许玉斧》,百阿令心徂的作者是:杨羲。 百阿令心徂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百阿令心徂的释义是:“百阿令心徂”中的“百阿”指美女,“令心”指令人心动的,“徂”指逝去。整句可解释为:美女令人心动,美好时光逝去。 百阿令心徂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百阿令心徂的拼音读音是:bǎi ā lìng xīn
臭腥凋我气出自《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三 十二月一日夜方丈 左台昭灵李夫人作与许玉斧》,臭腥凋我气的作者是:杨羲。 臭腥凋我气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臭腥凋我气的释义是:臭腥凋我气:恶臭和腥臭之气令我精神沮丧。 臭腥凋我气是晋代诗人杨羲的作品,风格是:诗。 臭腥凋我气的拼音读音是:chòu xīng diāo wǒ qì。 臭腥凋我气是《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 其三
朱安(字子价,号射陂)是明代诗人。 朱安的生平事迹并不广为人知,但通过他的诗词可以窥见其个性和时代背景。朱安生活在明朝中期的嘉靖年间,一个政治与文学都极为兴盛的历史阶段。他以诗名世,创作了许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当时社会风貌的作品
金代诗人史怀并非“史怀”。事实上,金代著名的诗人是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山西忻州人。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怀,即元好问的字,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历史学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尤其是词作。在《史怀》中,元好问记录了他的读书心得和对历史的思考
杨羲 (330—386),东晋时吴人,后居句容(今属江苏),字羲和。 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 及长,性渊懿沈厚。 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 许谧荐之相王(即晋简文帝),用为公府舍人。 简文帝登位后,不复出。 《真诰》、《清微仙谱》等称其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 永和五年(349)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350)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364)受《上清真经》
王扩,字充之,是金代著名的诗人。 王扩出生于1156年,他的文学才华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得以展现,当时他考中进士。王扩的仕途也相当顺畅,曾担任过邓州录事等职,最终累官至南京路转运使。然而,由于与宰相高琪有隙,他在宣宗时期因办理军储畏避被削两阶。尽管如此,他在金朝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卒谥为“刚毅”。 金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而王扩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