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汶濡是唐代诗人,他的成就和经历均不详。
李汶濡的生平并不为后世所详尽,仅知他是一位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时政的深刻思考。具体介绍如下:
- 生平经历
- 生卒年及籍贯:李汶濡的生年与逝世年份、籍贯等详细信息在现存资料中未有详述。
- 仕途经历:根据资料显示,大和五年(831年)李汶濡中进士,并在大中六年(852年)自礼部员外郎升任翰林学士,大中九年(855年)拜中书舍人,大中十一年(857年)出翰林院,此后的官职和经历不再见于记载。
- 文学成就
- 存诗情况:《全唐诗》收录了李汶濡的一首五言律诗《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这是其存世的唯一作品。
- 文学风格:李汶濡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他的诗作,读者能够体会到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和对世事的淡泊看法。
- 文化影响
- 艺术地位:尽管李汶濡的生平事迹不甚明了,但他留下的诗作却因其深邃的艺术价值而受到后世的推崇。
- 文化传承:李汶濡的诗歌对于了解唐代的文化氛围具有参考价值。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个人情感,对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尽管有关李汶濡的生平信息不多,但从现存的诗作来看,他的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也能进一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