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详。
赵州高邑(今河北高邑)人。
玄宗开元初,任洛阳尉,诏毁武则天所立天枢,休烈以诗讽之。
生平见《大唐新语》卷八、《唐诗纪事》卷一三。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
另有一李休烈,乃高宗时人,为天官侍郎李鹏(至远)之父,官终郪县令。
生平见《新唐书·李至远传》。
生卒年:?-?
生卒年不详。
赵州高邑(今河北高邑)人。
玄宗开元初,任洛阳尉,诏毁武则天所立天枢,休烈以诗讽之。
生平见《大唐新语》卷八、《唐诗纪事》卷一三。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
另有一李休烈,乃高宗时人,为天官侍郎李鹏(至远)之父,官终郪县令。
生平见《新唐书·李至远传》。
生卒年:?-?
何劳两县索人夫出自《咏铜柱》,何劳两县索人夫的作者是:李休烈。 何劳两县索人夫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何劳两县索人夫的释义是:何劳两县索人夫:何必麻烦两个县去征召民夫。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征役的厌倦和对民夫劳动的同情。 何劳两县索人夫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何劳两县索人夫的拼音读音是:hé láo liǎng xiàn suǒ rén fū。
计合一条丝线挽出自《咏铜柱》,计合一条丝线挽的作者是:李休烈。 计合一条丝线挽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计合一条丝线挽的释义是:计合一条丝线挽:比喻将众多事物或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用一根丝线将它们串联起来。 计合一条丝线挽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计合一条丝线挽的拼音读音是:jì hé yī tiáo sī xiàn wǎn。 计合一条丝线挽是《咏铜柱》的第3句。
火急先须卸火珠出自《咏铜柱》,火急先须卸火珠的作者是:李休烈。 火急先须卸火珠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火急先须卸火珠的释义是:“火急先须卸火珠”意指在行动紧迫的情况下,首先要去除或放下心中的急躁情绪,保持冷静。这里的“火珠”比喻急躁的心态。 火急先须卸火珠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火急先须卸火珠的拼音读音是:huǒ jí xiān xū xiè huǒ zhū。
天门街里倒天枢出自《咏铜柱》,天门街里倒天枢的作者是:李休烈。 天门街里倒天枢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天门街里倒天枢的释义是:天门街里倒天枢:指天枢被倒置在长安的天门街上,天枢本应立于天地之中,象征皇权与天意相连,此处用以比喻皇帝失去权力,如同天枢被颠倒。 天门街里倒天枢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天门街里倒天枢的拼音读音是:tiān mén jiē lǐ dào
不畏水中龙出自《过王浚墓二首》,不畏水中龙的作者是:李休烈。 不畏水中龙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畏水中龙的释义是:不畏水中龙:形容诗人不畏强敌,敢于挑战权威。 不畏水中龙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畏水中龙的拼音读音是:bù wèi shuǐ zhōng lóng。 不畏水中龙是《过王浚墓二首》的第4句。 不畏水中龙的上半句是: 定知□路蚁。 不畏水中龙的全句是
定知□路蚁出自《过王浚墓二首》,定知□路蚁的作者是:李休烈。 定知□路蚁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定知□路蚁的释义是:定知□路蚁:必定知道蚂蚁走的是曲折的路。 定知□路蚁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定知□路蚁的拼音读音是:dìng zhī □ lù yǐ。 定知□路蚁是《过王浚墓二首》的第3句。 定知□路蚁的上半句是:英威岂得从。 定知□路蚁的下半句是:不畏水中龙。
英威岂得从出自《过王浚墓二首》,英威岂得从的作者是:李休烈。 英威岂得从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英威岂得从的释义是:英威岂得从:岂能随从于英雄的威仪。 英威岂得从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英威岂得从的拼音读音是:yīng wēi qǐ dé cóng。 英威岂得从是《过王浚墓二首》的第2句。 英威岂得从的上半句是:樵采徒为禁。 英威岂得从的下半句是: 定知□路蚁。
樵采徒为禁出自《过王浚墓二首》,樵采徒为禁的作者是:李休烈。 樵采徒为禁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樵采徒为禁的释义是:樵采徒为禁:砍伐木材的行动被禁止。 樵采徒为禁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樵采徒为禁的拼音读音是:qiáo cǎi tú wèi jìn。 樵采徒为禁是《过王浚墓二首》的第1句。 樵采徒为禁的下半句是:英威岂得从。 樵采徒为禁的全句是:樵采徒为禁,英威岂得从
何羡水中龙出自《过王浚墓二首》,何羡水中龙的作者是:李休烈。 何羡水中龙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何羡水中龙的释义是:何羡水中龙:羡慕水中游龙自由自在。 何羡水中龙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何羡水中龙的拼音读音是:hé xiàn shuǐ zhōng lóng。 何羡水中龙是《过王浚墓二首》的第4句。 何羡水中龙的上半句是: 宁知陌上兽。 何羡水中龙的全句是:宁知陌上兽
宁知陌上兽出自《过王浚墓二首》,宁知陌上兽的作者是:李休烈。 宁知陌上兽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宁知陌上兽的释义是:宁知陌上兽:比喻不知名的小人物或默默无闻的人。 宁知陌上兽是唐代诗人李休烈的作品,风格是:诗。 宁知陌上兽的拼音读音是:níng zhī mò shàng shòu。 宁知陌上兽是《过王浚墓二首》的第3句。 宁知陌上兽的上半句是:黄垆掩旧封。 宁知陌上兽的下半句是
唐赵郡赞皇人,字深之。 擢进士,登宏辞科,拜监察御史,元和初授翰林学士。 孜孜以匡谏为己任,言辞诚切,宪宗嘉之,每有询访,多协事机。 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复为兵部尚书。 文宗时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 以直道进退,望倾一时,然刚肠嫉恶,为非正之徒所恶,终遭乱兵害。 卒赠司徒,谥贞。 生卒年
?—628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 隋开皇中,隐居太白山。 大业末,官至御史中丞。 入唐,秦王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 坐事流放越巂。 太宗即位,召拜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 寻判吏部尚书,参议政事。 前后表荐40余人,后多知名。 贞观二年(628)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襄。 生平见新、旧《唐书·杜如晦传》附、《大唐新语》卷八。 《全唐诗》存诗3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