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957字仲熙,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拜校书郎、直史馆,迁监察御史。
世宗时擢拜水部员外郎、知制诰。
显德三年(956)任翰林学士,次年病卒。
新、旧《五代史》有传。
有文集20卷,已逸。
《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
922—957字仲熙,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拜校书郎、直史馆,迁监察御史。
世宗时擢拜水部员外郎、知制诰。
显德三年(956)任翰林学士,次年病卒。
新、旧《五代史》有传。
有文集20卷,已逸。
《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
残阳少皞区出自《芳草》,残阳少皞区的作者是:扈载。 残阳少皞区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残阳少皞区的释义是:“残阳少皞区”指的是夕阳即将落下的地方,其中“少皞”是古人对太阳的别称,而“区”则表示区域、地方。整句诗描绘的是夕阳即将落下的边缘地带。 残阳少皞区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残阳少皞区的拼音读音是:cán yáng shǎo hào qū。
省傍灵光看出自《芳草》,省傍灵光看的作者是:扈载。 省傍灵光看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省傍灵光看的释义是:省傍灵光看:在灵光附近省视或瞻仰。其中,“省”通“省”,有省视、瞻仰之意;“傍”意为靠近、在旁边;“灵光”指圣洁的光辉,常用来比喻圣贤或神圣的遗物、遗迹;“看”即观看、瞻仰。整句表达了在灵光附近瞻仰或省视的情感。 省傍灵光看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朝露健扶疏出自《芳草》,朝露健扶疏的作者是:扈载。 朝露健扶疏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朝露健扶疏的释义是:朝露滋润,使草木茂盛而疏朗。 朝露健扶疏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朝露健扶疏的拼音读音是:cháo lù jiàn fú shū。 朝露健扶疏是《芳草》的第6句。 朝露健扶疏的上半句是: 晚烟迷杳霭。 朝露健扶疏的下半句是: 省傍灵光看。 朝露健扶疏的全句是
晚烟迷杳霭出自《芳草》,晚烟迷杳霭的作者是:扈载。 晚烟迷杳霭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晚烟迷杳霭的释义是:晚烟迷杳霭:晚霞和烟雾相混合,显得朦胧而遥远。 晚烟迷杳霭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晚烟迷杳霭的拼音读音是:wǎn yān mí yǎo ǎi。 晚烟迷杳霭是《芳草》的第5句。 晚烟迷杳霭的上半句是:春风满旧居。 晚烟迷杳霭的下半句是:朝露健扶疏。
春风满旧居出自《芳草》,春风满旧居的作者是:扈载。 春风满旧居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春风满旧居的释义是:春风充满了我曾经居住的地方。 春风满旧居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春风满旧居的拼音读音是:chūn fēng mǎn jiù jū。 春风满旧居是《芳草》的第4句。 春风满旧居的上半句是: 倦客伤归思。 春风满旧居的下半句是: 晚烟迷杳霭。
倦客伤归思出自《芳草》,倦客伤归思的作者是:扈载。 倦客伤归思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倦客伤归思的释义是:倦客伤归思:疲惫的旅人感叹离乡背井的思念之情。 倦客伤归思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倦客伤归思的拼音读音是:juàn kè shāng guī sī。 倦客伤归思是《芳草》的第3句。 倦客伤归思的上半句是:幽处恨何如。 倦客伤归思的下半句是:春风满旧居。
幽处恨何如出自《芳草》,幽处恨何如的作者是:扈载。 幽处恨何如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幽处恨何如的释义是:幽处恨何如:在偏僻幽静的地方,心中的遗憾又是什么呢?这里的“恨”字,可以理解为遗憾、无奈或哀愁之意。 幽处恨何如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幽处恨何如的拼音读音是:yōu chù hèn hé rú。 幽处恨何如是《芳草》的第2句。 幽处恨何如的上半句是
幽芳无处无出自《芳草》,幽芳无处无的作者是:扈载。 幽芳无处无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幽芳无处无的释义是:幽芳无处无:幽深之地的芬芳无处不在。 幽芳无处无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扈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幽芳无处无的拼音读音是:yōu fāng wú chù wú。 幽芳无处无是《芳草》的第1句。 幽芳无处无的下半句是:幽处恨何如。 幽芳无处无的全句是:幽芳无处无,幽处恨何如。
芳草 幽芳无处无,幽处恨何如。 倦客伤归思,春风满旧居。 晚烟迷杳霭,朝露健扶疏。 省傍灵光看,残阳少皞区。 译文: 没有一个地方不是芳草,但心中却充满了遗憾。 疲倦的旅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伤心,温暖的春风让旧居充满了生机。 暮色中烟雾缭绕,看不清前方的景色,清晨的露水使草木更加繁茂。 靠近官署旁的灵光寺,可以欣赏到夕阳下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通过对芳草、春风、晚烟
922—957字仲熙,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拜校书郎、直史馆,迁监察御史。 世宗时擢拜水部员外郎、知制诰。 显德三年(956)任翰林学士,次年病卒。 新、旧《五代史》有传。 有文集20卷,已逸。 《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
杨知至是唐代的后期官员和诗人。 字几之,出生于唐代后期的洛阳汝州(今河南汝阳),其家族背景显赫,为唐朝中期宰相杨炎之子。杨知至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刚直不阿著称,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和对现实的关注
杨奇鲲是唐代的诗人。 字子丹,号梅溪,祖籍河南郡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出生于江苏苏州。他是南诏叶榆(今云南大理北)人,在南诏王隆舜时担任过清平官(宰相)的职位。他的一生虽然历经政治风波,却以诗歌创作著称于世
唐代诗人曹汾,字道谦,河南人,曾历任忠武军节度观察等使、户部侍郎等职。下面将详细介绍曹汾的生平和诗作: 1. 基本信息与官职历程 - 个人背景:曹汾,字道谦,号子晋,是唐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出生于河南洛阳,但关于他的出生年份并没有确切的信息。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尤其是在政治和文学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 官职经历:曹汾的职业生涯颇为丰富,他曾在文宗开成四年(839年)中进士第。此后
922—957字仲熙,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拜校书郎、直史馆,迁监察御史。 世宗时擢拜水部员外郎、知制诰。 显德三年(956)任翰林学士,次年病卒。 新、旧《五代史》有传。 有文集20卷,已逸。 《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