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骧,唐代诗人,字彦龙,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曾担任御史中丞等要职,是唐朝一位兼具才华与政治影响力的人物。以下是对樊骧的详细介绍:
- 生平经历:
- 樊骧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其父亲曾是朝廷中的一名官员。由于家庭背景,少年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 会昌三年,他以进士身份及第,随后被任命为华州参军,后历经多个职位的升迁,如河南府参军、尚书仓部郎和柱国,并获得了赐绯鱼袋的荣誉。他的一生充满了仕途上的起落与挑战。
- 文学成就:
- 樊骧的诗作虽不常见于《全唐诗》,但他有十余首传世之作,其中一首作品《同徐州韩郎中谒王司空序》尤为著名,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
- 尽管现存的诗文不多,但每一篇都透露着樊骧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岩呈毛主席》和《后九月九日》两首诗更是展现了他跨越时空的情感与哲思。
- 政治生涯:
- 作为一位政治家兼诗人,樊骧在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去世,享年六十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 墓志记载:
- 洛阳新出土的樊骧墓志为研究樊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该墓志详细记载了樊骧的生卒、籍贯、科弟、历官等信息,填补了《全唐诗》中关于樊骧生平的记载空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樊骧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作品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同时,他的政治生涯和个人品质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