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之,原名范师道,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05,卒于公元1063
宋苏州吴县人,字贯之。
范琪子。
仁宗天圣九年进士。
历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前后在言职,有闻即言,尝数奏枢密副使陈升之不当用,又奏数陈执中、王拱辰、李淑、王德用、程戡等罪。
其言虽过,而仁宗每优容之。
官终直龙图阁、知明州。
生卒年:1005-1063
贯之,原名范师道,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05,卒于公元1063
宋苏州吴县人,字贯之。
范琪子。
仁宗天圣九年进士。
历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前后在言职,有闻即言,尝数奏枢密副使陈升之不当用,又奏数陈执中、王拱辰、李淑、王德用、程戡等罪。
其言虽过,而仁宗每优容之。
官终直龙图阁、知明州。
生卒年:1005-1063
不逢好事客出自《天平山》,不逢好事客的作者是:范师道。 不逢好事客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逢好事客的释义是:好事之客不遇。 不逢好事客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逢好事客的拼音读音是:bù féng hǎo shì kè。 不逢好事客是《天平山》的第30句。 不逢好事客的上半句是: 此去还几年。 不逢好事客的全句是:此去还几年,不逢好事客。 此去还几年,不逢好事客
此去还几年出自《天平山》,此去还几年的作者是:范师道。 此去还几年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去还几年的释义是:此去还几年:指诗人对离别的时间感到不确定,表达了对未来归期的不确定性。 此去还几年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去还几年的拼音读音是:cǐ qù hái jǐ nián。 此去还几年是《天平山》的第29句。 此去还几年的上半句是:山亦资辉赫。 此去还几年的下半句是
山亦资辉赫出自《天平山》,山亦资辉赫的作者是:范师道。 山亦资辉赫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山亦资辉赫的释义是:山亦资辉赫:山也凭借其光辉显赫。 山亦资辉赫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山亦资辉赫的拼音读音是:shān yì zī huī hè。 山亦资辉赫是《天平山》的第28句。 山亦资辉赫的上半句是: 三贤固有名。 山亦资辉赫的下半句是: 此去还几年。 山亦资辉赫的全句是
三贤固有名出自《天平山》,三贤固有名的作者是:范师道。 三贤固有名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三贤固有名的释义是:三贤固有名:指天平山上的三位贤人本就有名气。 三贤固有名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三贤固有名的拼音读音是:sān xián gù yǒu míng。 三贤固有名是《天平山》的第27句。 三贤固有名的上半句是:平地黄金掷。 三贤固有名的下半句是:山亦资辉赫。
平地黄金掷出自《天平山》,平地黄金掷的作者是:范师道。 平地黄金掷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平地黄金掷的释义是:平地黄金掷:比喻珍贵之物轻易舍弃或轻视。 平地黄金掷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平地黄金掷的拼音读音是:píng dì huáng jīn zhì。 平地黄金掷是《天平山》的第26句。 平地黄金掷的上半句是: 赋百五十言。 平地黄金掷的下半句是: 三贤固有名。
赋百五十言出自《天平山》,赋百五十言的作者是:范师道。 赋百五十言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赋百五十言的释义是:赋百五十言:用一百五十个字进行赋诗。 赋百五十言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赋百五十言的拼音读音是:fù bǎi wǔ shí yán。 赋百五十言是《天平山》的第25句。 赋百五十言的上半句是:寻幽多采摭。 赋百五十言的下半句是:平地黄金掷。 赋百五十言的全句是
寻幽多采摭出自《天平山》,寻幽多采摭的作者是:范师道。 寻幽多采摭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寻幽多采摭的释义是:探寻幽深之处,采集美景。 寻幽多采摭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寻幽多采摭的拼音读音是:xún yōu duō cǎi zhí。 寻幽多采摭是《天平山》的第24句。 寻幽多采摭的上半句是: 子美天与才。 寻幽多采摭的下半句是: 赋百五十言。 寻幽多采摭的全句是
子美天与才出自《天平山》,子美天与才的作者是:范师道。 子美天与才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子美天与才的释义是:子美天与才:指杜甫具有天赋的才华。子美是杜甫的字,天与才表示他得到了上天赐予的文学才能。 子美天与才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子美天与才的拼音读音是:zi měi tiān yǔ cái。 子美天与才是《天平山》的第23句。 子美天与才的上半句是:吟哦尽所得。
吟哦尽所得出自《天平山》,吟哦尽所得的作者是:范师道。 吟哦尽所得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吟哦尽所得的释义是:吟哦尽所得:吟咏歌咏,尽情地表达心中所感悟到的意境或情感。 吟哦尽所得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吟哦尽所得的拼音读音是:yín ó jǐn suǒ dé。 吟哦尽所得是《天平山》的第22句。 吟哦尽所得的上半句是: 行春三让原。 吟哦尽所得的下半句是:
行春三让原出自《天平山》,行春三让原的作者是:范师道。 行春三让原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行春三让原的释义是:行春三让原:行走在春天,三次让道于平坦的原野。这里“三让”可能指的是诗人多次遇到平坦开阔之地,表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尊重。 行春三让原是宋代诗人范师道的作品,风格是:诗。 行春三让原的拼音读音是:xíng chūn sān ràng yuán。
林庚并非宋代诗人,而是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和文学史家。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原籍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生于北京。他是一位在学术界有着深远影响的学者,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还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林庚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转入中文系,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他在北平民国学院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
宋大名宗城人,字文素。 后唐长兴四年进士。 历官知制诰。 后周广顺初,累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兼参知枢密院事,曾详定《刑统》。 宋初,加兼侍中,仍为相,罢参知枢密。 遇事具札子进呈取旨,太祖为之罢坐论之礼。 乾德元年,进封鲁国公。 次年罢相。 生平以廉介自持,不受四方馈赠。 有集及《五代通录》、《邕管记》。 生卒年
林桷,并非宋代诗人,而是南宋诗人,字子美,号竹坡。他生活在宋高宗赵构至宋宁宗赵扩时期,是南宋时期的文人。林桷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林桷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林桷出生于北宋末年,浙江奉化大里黄贤村人。他的家族可能有着深厚的文学传统,因此他在幼时就表现出了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2. 文学贡献:林桷以其独特的诗风著称,被誉为“宋诗三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