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卷百十七至一百零八的篇幅主要记录了晋朝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的历史事件。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介绍:
内容概述: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七至一百零八记载了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的历史。这一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慕容垂派遣兰汗和平幼在黄河以西四十里的地方渡黄河,而慕容隆则把更多的军队布署在河北岸。
作者介绍: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他在位时完成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该书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止共计1362年的历史,全书共分为294卷,包括本纪十二篇、世家七篇、礼乐三篇、志三十卷、列传一千四百卷以及考异二十五卷。
版本与影响:《资治通鉴》的版本众多,其中以南宋绍兴年间胡三省所注的版本最为著名,也最为流行。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史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外,明朝的张溥还曾将《资治通鉴》与《汉书》、《三国志》合为“三史”,对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七卷至一百零八卷不仅记录了晋朝孝武帝太元十二年的重要历史事件,而且展现了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的卓越成就。通过阅读这部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