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是《资治通鉴》的一部分,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的历史内容。这部作品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而成的,历时19年而完成,被命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分为294卷,约三百多万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共16朝1362年的历史。它不仅包含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还对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
《资治通鉴》的编纂背景是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赐名《资治通鉴》。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也是一部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著作。在编写过程中,司马光等人参考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十七史和其他私人撰述等。这些丰富的史料为《资治通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了保障。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同时也涉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通过这样的叙述方式,《资治通鉴》不仅记录了历史的事件,更对历史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作为《资治通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史料丰富、影响深远,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