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是宋代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旨在通过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的描述,警示后人,以资治国理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 历史背景:《资治通鉴》的编纂始于北宋时期,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完成。司马光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他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决心编纂一部能反映历代兴衰成败、为后世提供借鉴的史书。司马光在撰写过程中花费了29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这部浩繁的史书。
- 内容特点:《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同时涉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著作。它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旨在警示后人,从而具有强烈的历史借鉴意义。
- 编纂目的:《资治通鉴》得名于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司马光希望通过这部书,能够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参考。
- 影响评价:《资治通鉴》作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历史学家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胡三省的注本更是使得这部书成为了研究通鉴的最权威、最详尽的资料,成为历代学者必读的名著。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不仅是一部历史记录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政治智慧和历史启示的书籍。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