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蕙有奇性,馨香道为人。
不居众芳下,宁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
素书寸阴尽,流水怨情新。
济济振缨客,烟霄各致身。
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
过曹钧隐居
介绍
《过曹钧隐居》是唐朝著名文学家钱起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全文如下:荃蕙有奇性,馨香道为人。不居众芳下,宁老空林春。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素书寸阴尽,流水怨情新。济济振缨客,烟霄各致身。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过曹钧隐居》是一首表达对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追求的诗作,通过描绘曹钧隐居的意境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过曹钧隐居》中,“荃蕙有奇性,馨香道为人”,这两句描绘了曹钧隐居地的环境与主人的个性,表达了一种与众不同、清高脱俗的人格魅力。这种性格特质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文人墨客崇尚的理想人格标准。而“不居众芳下,宁老空林春”则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里,“众芳下”指的是繁华世界中的众多美好,而“空林春”则暗示着幽静山林中的生机勃勃。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境界的向往。
诗中“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的部分,通过“之子”一词引出了曹钧这位主人公,他坚守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仅精通文采而且保持真诚。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面对名利诱惑时的坚守与自省。而“素书寸阴尽,流水怨情新”则揭示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时间的珍视以及对情感的细腻刻画能力。这里,“素书”指的是书写的内容,强调了诗人用心创作的态度;“流水怨情新”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最后一句“济济振缨客,烟霄各致身”,则是对当时社会中其他文人群体的描写。这里的“济济”形容聚集众多才子,而“振缨客”则指有志之士。他们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如同飞升于天际的星辰一般,有着各自的抱负与使命。这一部分既展示了诗人本人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认同与期待。
《过曹钧隐居》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也是对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它不仅反映了唐代诗人的生活理念和审美追求,也传递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尊崇。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艺术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