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绝过客,柱史正焚香。
驯鸽不猜隼,慈云能护霜。
骢声隔暗竹,吏事散空廊。
霄汉期鸳鹭,狐狸避宪章。
绕阶春色至,屈草待君芳。
津梁寺寻李侍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津梁寺寻李侍御》是唐朝诗人钱起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钱起,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著名诗人,与刘长卿、严维、韩翃、张谓并称“大历十才子”,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诗歌风格严谨,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内容以送别酬赠为主,被誉为“五言长城”。
作品原文:禅林绝过客,柱史正焚香。驯鸽不猜隼,慈云能护霜。骢声隔暗竹,吏事散空廊。霄汉期鸳鹭,狐狸避宪章。绕阶春色至,屈草待君芳。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据传为唐代诗人钱起在一次寻访友人过程中所作。当时,他被邀请到津梁寺寻找一位名叫李侍御的人物,而这位李侍御可能是钱起的朋友或者知己。在寻访的过程中,他通过寺庙的景象和环境,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整体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津梁寺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神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从字面上看,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寺庙中的僧人们正在虔诚地焚香,驯服的鸽子似乎也懂得分辨善恶,慈祥的云朵能够护佑大地不受寒冷侵袭。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象却被吏事所打破,象征着世间的纷扰和无常。最后,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期望自己的友情能够像春草一样生长,等待与朋友再度相聚。
《津梁寺寻李侍御》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钱起对友情、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