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炼师

紫烟衣上绣春云,清隐山书小篆文。
明月在天将凤管,夜深吹向玉晨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杨炼师》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鲍溶(约公元763年—824年),字德源,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他是中唐诗人,与刘长卿、严维齐名。虽然生平事迹多有散佚,但从现存文献来看,他的诗风清雅,语言工巧,尤善五律,为“初唐体”之代表人物。
  2.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时间未详细记载。然而,根据其内容和表现手法推断,它很可能是在一次文人聚会或诗歌交流活动中所写,用以赞美或纪念某位重要的文人或友人。这种场合往往需要通过诗歌来表达敬仰之情或抒发感慨,因此《赠杨炼师》很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 文学价值:《赠杨炼师》作为鲍溶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文化内涵。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赠杨炼师》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风采,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了解并欣赏这首诗作无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