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储道士书

婵娟春尽暮心秋,邻里同年半白头。
为问蓬莱近消息,海波平静好东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储道士书》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鲍溶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知识与学问的渴望,还体现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对自然美景以及哲学思考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关于得储道士书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得储道士书》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鲍溶。鲍溶的生平颇为坎坷,早年隐居江南山中,后游历四方,与韩愈、李正封、孟郊等文人交好。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一生穷困潦倒,最后客死他乡。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有所体现。
  2. 诗词原文:诗全文如下:“婵娟春尽暮心秋,邻里同年半白头。为问蓬莱近消息,海波平静好东游。”这首诗以儿童无知求学的情景为主要描写对象,表达了对知识的向往和对学习的热爱。
  3. 艺术风格:鲍溶的诗多表现羁旅怀古、登临吊古之作,在古乐府体方面造诣最深。他的诗才情皆备,气势恢宏,清约谨严,雅正高古。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小孩子向储道士求学的情景,展示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之情。
  4. 历史背景: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常常借助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趣。《得储道士书》中的“海波平静好东游”可能寓意着诗人希望在宁静平和的环境中继续追求学问,或是表达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5. 社会影响:鲍溶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诗歌领域。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成为了后世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得储道士书》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孩童向储道士求学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