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韦炼师

精思莫知日,意静如空虚。
三鸟自来去,九光遥卷舒。
新池近天井,玉宇停云车。
余亦苦山路,洗心祈道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贻韦炼师》是唐代诗人储光羲创作的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储光羲简介:储光羲,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兖州(今属山东)或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其作品多追慕魏晋的闲适、隐逸风格,以田园诗为主,语言质朴而富有意境。《贻韦炼师》是其代表作之一。
  • 生平事迹:储光羲于开元十四年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他在安史之乱期间曾接受安禄山伪职,平乱后被贬逐岭南而卒。他的诗歌在形式上追求古风古韵,内容上则反映了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喜爱。
  1. 诗歌原文
  • 诗句内容:“精思莫知日,意静如空虚。”
  • 诗句解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静谧与思考的深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贻韦炼师》的语言简练而不失文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三鸟自来去”、“九光遥卷舒”等,都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贻韦炼师》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形式,也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 后世评价:历代文人对储光羲及其作品的评价普遍较高。许多诗词集都将《贻韦炼师》收录其中,作为鉴赏和学习的典范。
  1. 文化意义
  • 隐逸文化的体现:储光羲的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隐逸文化内涵,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种文化在当时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 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储光羲引导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贻韦炼师》不仅是一首优秀的古诗,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唐代文学和诗人储光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还能够进一步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