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辛道士房

全神不言命,所尚道家流。
迨此远南楚,遂令思北游。
先生秀衡岳,玉立居玄丘。
门带江山静,房随瑶草幽。
逍遥三花发,罔象五云浮。
自有太清纪,曾垂华发忧。
大年方橐籥,小智即蜉蝣。
七日赤龙至,莫令余独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辛道士房》是唐代诗人储光羲创作的五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全神不言命,所尚道家流。
    迨此远南楚,遂令思北游。
    先生秀衡岳,玉立居玄丘。
    门带江山静,房随瑶草幽。
    逍遥三花发,罔象五云浮。
    自有太清纪,曾垂华发忧。
    大年方橐籥,小智即蜉蝣。
    七日赤龙至,莫令余独留。
  2. 作品鉴赏
  • 储光羲作为唐朝著名的诗人,其诗作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尤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 诗中“先生秀衡岳,玉立居玄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向往。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 “自有太清纪,曾垂华发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哲思,体现了他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 诗中的“大年方橐籥,小智即蜉蝣”揭示了诗人对自身经历和命运的反思,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 “七日赤龙至,莫令余独留”则蕴含着一种超越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精神追求。
  1. 创作背景
  • 《题辛道士房》的创作时间无法确切考证,但可以推断为唐代时期。这一时期,诗歌作为文学形式已经相当完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储光羲的生平和创作生涯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1. 艺术特色
  • 《题辛道士房》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整首诗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够深入人心,使人产生共鸣。
  • 诗歌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既有节奏感又富有韵律美。这种艺术处理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听,易于记忆。
    《题辛道士房》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更是一篇蕴含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