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鸿篇

江上双飞鸿,饮啄行相随。
翔风一何厉,中道伤其雌。
顾影明月下,哀鸣声正悲。
已无矰𥐊患,岂乏稻粱资。
嗈嗈慕俦匹,远集清江湄。
中有孤文鹓,翩翩好容仪。
共欣相知遇,毕志同栖迟。
野田鸱鸮鸟,相妒复相疑。
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
焉随腐鼠欲,负此云霄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孤鸿篇》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一首五言绝句,展现了一幅深具哲理与情感的画卷。诗中通过描写鸿雁和文鹓的形象,传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唐代诗人戴叔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孤鸿篇》便是其作品中的佳作。
  2. 原文节选:江上双飞鸿,饮啄行相随。翔风一何厉,中道伤其雌。顾影明月下,哀鸣声正悲。已无矰缴患,岂乏稻粱资。嗈嗈慕俦匹,远集清江湄。中有孤文鹓,翩翩好容仪。共欣相知遇,毕志同栖迟。野田鸱鸮鸟,相妒复相疑。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焉随腐鼠欲,负此云霄期。
  3. 作品赏析:《孤鸿篇》不仅是戴叔伦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如对比、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歌富有层次感和美感。特别是通过鸿雁和文鹓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生命体的不同命运和选择,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思考和哲理感悟。
  4. 写作背景:《孤鸿篇》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深入探讨。作为唐代的诗人,戴叔伦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动物,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的情感体验。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作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孤鸿篇》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而成为经典之作,更因戴叔伦的独到见解和情感投入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戴叔伦及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创作特点,同时也能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