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州北楼

城上层楼北望时,闲云远水自相宜。
人人尽道堪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州北楼》是唐代罗邺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座位于城楼上的楼宇,以及诗人站在此处眺望远方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城上层楼北望时,闲云远水自相宜。
    人人尽道堪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

  2. 诗词赏析

  • 意境表达:《凤州北楼》通过“城上层楼北望时”这一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高楼之上,感受着北方的天空和辽阔的水面。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闲云”与“远水”两个自然元素,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境界,同时也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 情感抒发:尽管诗句中提到“人人尽道堪图画”,似乎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即美景被众人所赞美却不为自己所享,但从整体上看,诗人更多地是在表达一种对于这种美好却无法亲身体验的淡淡忧愁。
  • 主题深度:《凤州北楼》不仅仅是对景物的简单描述,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繁华之中,也应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去欣赏周围的美景,享受生活的平淡与真实。
  1. 创作背景
  • 《凤州北楼》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经历有关。在唐代,文人墨客常常有登高望远的习惯,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 罗邺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首《凤州北楼》可能是在一次登高望远的过程中,触发了他的灵感,从而创作出来的一首佳作。
  1. 文学价值
  •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唐诗的魅力。它不仅是罗邺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一个高峰。
  • 在文学史上,这首诗的地位不可小觑。《凤州北楼》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唐诗的题材,也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凤州北楼》,这首由唐代罗邺创作的诗词杰作,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是在繁华喧嚣的城市中,还是在宁静的乡村田野里,都应该去发现美的存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