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介绍

这首七绝诗描绘了石邑山的迷人景色。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全诗意境幽美,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注解

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浮云: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共:同、与。

山霭(ǎi):山中的云气。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望:一作“翠”。

迷:分辨不清。

晓月:拂晓的残月。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暂:短暂、突然。

高:一作“千”。

秋河:秋夜的银河。

赏析

元·释圆至《笺注唐贤三体诗法》:改一“千”字,便成死句(“晓月暂飞”句下。按:“高”一作“千”)。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作句多奇。

明·唐汝询《唐诗解》:首言山之高,次言山之广。下联即首句意,“暂飞”、“隔在”四字奇绝。“云”、“霭”、“月”、“河”并用觉重。

清·何焯《三体唐诗评》:月为高树所蔽,河为远峰所隔,两句借明处讨出暗处,非身在万山之中不见其妙。

清·吴烶《唐诗选胜直解》:“晓月”、“秋河”二句,词最飞动,然亦五更景象也,而山之高、树之深,不言而喻矣。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写景如上二句,画不能到,人只赏下二句,不知上二句有虚情在内。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极力写出,无雕琢痕,此君平高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