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参军,髯参军。身为北州吏,心寄东山云。坐见萋萋芳草绿,遥思往日晴江曲。
刺船频向剡中回,捧被曾过越人宿。花里莺啼白日高,春楼把酒送车螯。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
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和高平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髯参军,髯参军,身为北州吏,心寄东山云。坐见萋萋芳草绿,遥思往日晴江曲。刺船频向剡中回,捧被曾过越人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诗人以“髯参军”自喻,形象地描绘了其北州官员的身份背景和内心情感。他身处异乡,但心中常怀东山之志,向往自由的生活。
在诗歌的前两句中,“髯参军,髯参军”,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作为北州官吏的身份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里的“髯”字既形容了军人的威武形象,也暗示了诗人的豪迈气概。紧接着的三句,“坐见萋萋芳草绿,遥思往日晴江曲”,则转入了对故乡景色的描写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诗人通过对芳草的观察和对江景的回忆,抒发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与怀念之情。
诗中的“刺船频向剡中回”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他曾多次乘坐船只,穿越江河湖海,前往远方的地方任职。而“捧被曾过越人宿”则可能指的是诗人曾在越地(今浙江一带)逗留或工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是韩翃对个人身份、情感状态及社会环境的反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韩翃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韩翃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