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方采北山薇,驿骑交迎市道儿。
雾豹只忧无石室,泥鳅唯要有洿池。
不羞莽卓黄金印,却笑羲皇白接䍠。
莫负美名书信史,清风扫地更无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枕流方采北山薇,驿骑交迎市道儿。
雾豹只忧无石室,泥鳅唯要有洿池。
不羞莽卓黄金印,却笑羲皇白接䍠。
莫负美名书信史,清风扫地更无遗。
《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今称继使闽越笑余迂古潜于异乡闻之因成此篇》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为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余卧病东坡逾二纪,祸患相寻不自意。
当时只道是寻常,谁料今日真龙象!
蜀客曾闻天子都,上天欲问无奈何?
玉盘落定觉天晓,复似洞庭秋夜月。
这首诗以“卧病”开篇,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中度过的艰难岁月。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当年朝廷的盛况和自己的遭遇,感叹世事无常。随后,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杭州的所见所闻,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最后,诗人以洞庭湖秋夜的月亮作结,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又展现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境开阔深远,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忆,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