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止忽相逢,江馆棠梨叶正红。
一笑共嗟成往事,半酣相顾似衰翁。
关山月皎清风起,送别人归野渡空。
大抵多情应易老,不堪岐路数西东。
江南送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南送别》是唐朝诗人韩偓的作品,而不是宋代诗人苏轼或李之仪的赠别之作。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美景与人文景观,同时抒发了作者对江南神奇之处的情感和感慨。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独特。《江南送别》便是其作品中的佳作之一。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南的美丽景象与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江南送别》中,“江南行止忽相逢,江馆棠梨叶正红”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景色。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棠梨叶的鲜艳,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一笑共嗟成往事,半酣相顾似衰翁”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沧桑感。这种感慨不仅是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江南送别》还体现了韩偓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大抵多情应易老,不堪岐路数西东”这两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人生的路途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无奈。这种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罕见,但韩偓的这一表现方式却显得尤为突出。
韩偓的《江南送别》不仅展示了江南的自然美景,更通过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情、时光和生命的感悟。这首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