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即席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
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夜即席》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元宵夜的清景和节日气氛。下面详细介绍《元夜即席》:

  1. 作者介绍:韩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号玉山樵人。他出生于陕西省万年县(今樊川),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便有诗作流传于世。韩偓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2. 诗歌原文:《元夜即席》的原文如下:“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和景象。诗中“元宵清景”四句,生动地描绘了元宵夜的清幽美景,如丝雨纷飞、明月照耀等,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3.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元宵节之夜的描述与赞美,通过对节日景象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向往。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如“烛龙衔耀月轮明”,也体现了作者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

《元夜即席》不仅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景色的诗歌,也是韩偓才华与情感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欣赏韩偓的诗歌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