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闷

阡陌悬云壤,阑畦隔艾芝。
路遥行雨懒,河阔过桥迟。
雁足应难达,狐踪浪得疑。
谢鲲吟未废,张硕梦堪思。
有意通情处,无言拢鬓时。
格高归敛笑,歌怨在颦眉。
醉后金蝉重,欢馀玉燕敧。
素姿凌白柰,圆颊诮红梨。
粉字题花笔,香笺咏柳诗。
绣窗携手约,芳草踏青期。
别泪开泉脉,春愁罥藕丝。
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谁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闷》是晚唐五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士子在春日的闲闷之情。《春闷》以其精妙的结构、深刻的情感以及对春天景象的细腻刻画,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详细介绍《春闷》:

  1. 作者简介
  • 韩偓:唐代晚期诗人,字致光,号玉山樵人。韩偓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晚唐诗坛上的一位杰出代表,其诗作亦多有传世之作。
  • 生平事迹:韩偓曾官至翰林学士,但因卷入宦官之争而被迫离开京城。他的一生坎坷不平,多次流离失所,这些经历在其诗作中均有体现。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写于唐末五代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文人的生活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士子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感受自然被放大并深刻地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 个人情感:作为一位诗人,韩偓的心中必然充满了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思考。因此,《春闷》不仅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及内心的感慨。
  1. 诗歌内容
  • 上片解析:首句“遁世原无闷”表现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认为即使身处乱世也能保持一份平静与自在。接下来的“心情总不如”则直接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郁闷与不满。
  • 下片解析:第二句“春迷江市雨”,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江边城市的景象,雨中的春意盎然却无法驱散内心的愁绪。第三句“尘暗草堂书”,则表达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怀念,书房中尘封的书籍见证了他的青春与梦想。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春闷》巧妙地将景物与情感结合在了一起,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致来反衬内心的忧郁。这种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富有层次。
  • 语言风格:韩偓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在《春闷》中,他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使得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又易于读者理解和感受。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春闷》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心理世界。通过对这首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
  • 教育意义:韩偓的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研究《春闷》不仅能让现代人更好地把握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还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坚强意志。

《春闷》作为韩偓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背后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同样不可小觑。通过阅读《春闷》,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唐代文化的精髓以及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