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居台

迤逦清居台,连延白云外。
侧聆天上语,下视飞鸟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清居台》是唐代诗人魏峦创作的一首七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魏峦(约公元760年—833年),唐代诗人。
  • 字休深,一字山甫,河中虞乡人,后迁居洛阳。
  • 与王维、刘禹锡友善,并称“王刘”。
  • 有《梁溪集》二十卷传世。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
    迤逦清居台,连延白云外。
    侧聆天上语,下视飞鸟背。
  • 译文
    蜿蜒曲折地登上了清幽的高处,云层在远处延伸。
    侧耳倾听天空中的言语,俯瞰着飞鸟的背脊。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自然风景图。诗中“迤逦”二字,形容山路蜿蜒曲折,形象生动。“连延”则描绘了连绵不断的云层,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
  • 诗中通过对“天上语”和“飞鸟背”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
  1. 作品背景
  • 关于《登清居台》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考虑到魏峦的其他作品,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游历名胜古迹时所作,或者是在某个特定的心境下吟咏而成的。
  1. 文学价值
  • 作为唐代七绝的代表之一,《登清居台》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后世无数的诗歌创作。
  1. 后世评价
  • 《登清居台》因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被后人广为传颂。在历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常常能够找到对这首诗的引用或赞赏。

《登清居台》不仅是魏峦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人们研究唐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文献。对于喜爱诗歌的朋友们来说,深入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无疑将是一种享受和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