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忆鹤

拂拂云衣冠紫烟,已为丁令一千年。
留君且伴居山客,幸有松梢明月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韩常侍的《和人忆鹤》是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关于这首诗及其作者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韩常侍,名不详,唐代诗人,宣宗时期为郎吏,应诏进诗80首,得到宣宗的赏识,后因眼疾辞拜常侍,为御史出关谳狱。
  2.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和人忆鹤》
    拂拂云衣冠紫烟,
    已为丁令一千年。
    留君且伴居山客,
    幸有松梢明月天。

  • 译文:云雾缭绕的衣袍在紫色烟霭中若隐若现,仿佛已经陪伴了丁令一千年。留下你暂且伴随山间的隐居者,幸好有松树的梢头,可以见到皎洁的明月天空。

  1. 诗歌赏析:韩常侍通过《和人忆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句中的“云衣冠”象征着朋友的形象,而“明月天”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2. 文学地位与影响:韩常侍的《和人忆鹤》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他的作品在后世得以传颂。同时,作为唐代诗歌的一种独特形式——七言绝句,也体现了韩常侍对这一体裁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历史评价:韩常侍因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全唐诗》收录,成为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这种独到的诗学追求和创作态度,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意义。

  4. 启示与借鉴:通过对韩常侍《和人忆鹤》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对于人生、友情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是值得每一位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学习的重要课题。

韩常侍的《和人忆鹤》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古诗,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诗歌在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