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月

玉碗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
阴为阳羞固自古,嗟汝下民或敢侮,戏嘲盗视汝目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昼月》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下面将介绍这部作品的内容:

  1. 作品原文
  • 玉碗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
  • 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
  • 阴为阳羞固自古,嗟汝下民或敢侮,
  • 戏嘲盗视汝目瞽。
  1. 作品鉴赏
  • 主题思想:《昼月》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和批判。通过描绘一系列荒诞不经的场景,如玉碗被泥土覆盖、青天被白石修补等,暗喻了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诗中“阴为阳羞”表达了对于社会阴暗面的谴责,而“嗟汝下民或敢侮,戏嘲盗视汝目瞽”则揭示了民众对统治者的轻视与嘲讽。
  • 艺术手法:《昼月》在艺术上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例如,用“兔入臼”来比喻那些无能者被推到前台,而“桂树枯株女闭户”则可能象征着女性被压抑的状态。这些意象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昼月》的创作时间无法确定,但据记载,韩愈是一位活跃于唐代的文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与社会状况。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录,关于创作时间的更多细节暂时无法考证。
  • 作者经历: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倡导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风格,主张文以载道。韩愈一生仕途坎坷,但他的文学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被誉为“百代文宗”。

《昼月》作为韩愈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是唐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的特色,还能深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