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湔裾俗,春楼致酒时。
出山还已醉,谢客旧能诗。
溪柳薰晴浅,岩花待闰迟。
为邦久无事,比屋自熙熙。
晦日宴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晦日宴游》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作,创作于初唐时期。此诗描绘了一个晦日(即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的宴游场景,体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杜审言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兼诗人,其诗作风格以朴素自然著称,尤其擅长近体诗的创作。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特别是杏花与蓂荚的生长,展现了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景色。
诗中的“解绅宜就水”意味着解除官服后,人们应该选择就近的水边进行休闲,而“张幕会连沙”则描绘了人们在水边搭建帐篷,享受着宁静的自然美景。“歌管风轻度”反映了宴会上的音乐和歌唱伴随着微风轻轻吹过,增添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而“池台日半斜”则展示了夕阳下池水和亭台的迷人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诗中提到的“争向石崇家”,石崇是西晋末年的富豪,他的金谷园在当时是贵族们社交聚会的场所,这里成为了文人墨客争相前往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当时的文化氛围,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美。
《晦日宴游》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诗篇,也是对唐代初年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