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刘长卿时赴河南严中丞幕府

早见登郎署,同时迹下僚。
几年江路永,今去国门遥。
文变骚人体,官移汉帝朝。
望山吟度日,接枕话通宵。
万里趋公府,孤帆恨信潮。
匡时知已老,圣代耻逃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刘长卿时赴河南严中丞幕府》是唐代诗人严维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严维的生平和创作生涯丰富多样,他的诗作多以送别和酬唱为题材,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的作者严维,字正文,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严维生于公元757年,卒于不详,但根据资料显示,他大约在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约756年前后)在世。严维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还曾担任过秘书郎等职。他在官场上的活动范围很广,曾在河南节度府幕僚、河南尉、秘书郎等多个职位间辗转。

诗的原文如下:
早见登郎署,同时迹下僚。
几年江路永,今去国门遥。
文变骚人体,官移汉帝朝。
望山吟度日,接枕话通宵。
万里趋公府,孤帆恨信潮。
匡时知已老,圣代耻逃尧。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表达作者与刘长卿分别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提到“几经江路”,暗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长久而艰辛的友谊,以及彼此间的深厚情感。诗中的“望山吟度日,接枕话通宵”反映了作者与刘长卿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他们之间的默契与情谊。

这首诗还体现了严维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比自身仕途上的变化和友人刘长卿的处境,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赠别刘长卿时赴河南严中丞幕府》不仅是严维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及文化背景,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文学营养和人生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