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亭怀古

力取诚多难,天亡路亦穷。
有心裁帐下,无面到江东。
命厄留骓处,年销逐鹿中。
汉家神器在,须废拔山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项亭怀古》是唐代诗人窦常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旧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窦常,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人,唐朝大历进士,以隐居广陵(今扬州一带)讲学著书20年而闻名于世。他先后担任淮南节度使杜佑的节度参谋、侍御史、水部员外郎等职务,并在元和八年(813年)出任朗州刺史、夔州刺史和江州刺史。在国子祭酒任上去世,被追赠为越州都督。
  1. 诗歌原文
    力取诚多难,天亡路亦穷。有心裁帐下,无面到江东。命厄留骓处,年销逐鹿中。汉家神器在,须废拔山功。

  2. 作品鉴赏

  • 语言质朴: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体现了窦常作为一位古代文人的朴素风格。
  •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寥寥数十字,描绘出了一幅幅历史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物的情感。
  • 思想感情表达: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感悟。
  1. 创作背景:窦常曾在国子祭酒任上去世,他的生平经历和对文学的追求使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的一些作品并没有被广泛传颂至今。因此,《项亭怀古》这首五言诗成为了后人了解窦常及其创作的重要资料。

  2. 历史意义:《项亭怀古》不仅是窦常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展示了唐代文学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这首诗对于研究唐代文化、文学乃至中国古典诗词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项亭怀古》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窦常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深入理解唐代的社会风情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