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

山川重复出,心地闇相逢。
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
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
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
风中何处鹤,石上几年松。
为报烟霞道,人间共不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是唐代诗人顾况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顾况(约727~815年),字逋翁,祖籍苏州,晚年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为饶州司户参军。
  • 顾况的诗歌主张与元结相似,对白居易有一定影响,而且白居易步入诗坛就是首先得到他的奖掖与提携的。
  1. 诗词原文
    山川重复出,心地暗相逢。
    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
    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
    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
    风中何处鹤,石上几年松。
    为报烟霞道,人间共不容。

  2. 诗歌赏析

  • 自然描绘:诗中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山水,山川、湖岸、山峰和松树等元素被巧妙地融入画面之中。
  • 情感表达:通过描写秋江月明和古寺钟声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宁静。
  • 哲理思考:诗中的“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等表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修行和悟道的深刻理解。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句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秋江”、“古寺”、“云峰”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意境美。
  • 韵律和谐:全诗采用五言形式,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背景
  • 佛教影响:顾况作为一位僧人的后代,其作品中自然不乏佛教元素。诗中的“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等表述,反映了他对佛教禅学的理解和实践。
  • 地域特色: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在诗人的诗作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这也是其作品的一大特点。
  1. 历史评价
  • 诗人顾况:顾况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受到后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 诗歌鉴赏:通过对顾况《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时代背景。

通过《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顾况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高超的诗歌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