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赏心处,春山岂计程。
连溪芳草合,半岭白云晴。
绝涧漱冰碧,仙坛挹颢清。
怀君在人境,不共此时情。
春游茅山酬杜评事见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游茅山酬杜评事见寄》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的开头“喜得赏心处,春山岂计程”两句,传达了诗人在欣赏春山美景时的愉悦心情。春山的美丽不仅令诗人感到赏心悦目,更让诗人忘记了路程的遥远。接着,“连溪芳草合,半岭白云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山的美丽景色。溪边的芳草连成一片,半山的白云晴朗明净。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
“绝涧漱冰碧,仙坛挹颢清”两句,则通过描绘绝涧中清澈如冰的水流以及仙坛上洁白的云气,形象地传达了春天山间水清气朗的氛围。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魅力,还暗含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两句“怀君在人境,不共此时情”,表达了诗人在人世间怀念友人的情感。虽然身处异地,但诗人的心却与友人同在,共同感受着这份深情与美好。
《春游茅山酬杜评事见寄》作为权德舆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还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趣味。这首诗不仅是权德舆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唐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料,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