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溪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缧囚终老无馀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冉溪》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回顾作者参加“永贞革新”的经历,表达了他因政治挫折而感到的愤慨和不屈的意志。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冉溪》是柳宗元在唐代所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方面,还涵盖了散文、辞赋等多个领域。柳宗元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其作品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层次和深刻的内涵。
  2. 诗歌原文:《冉溪》全诗如下: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3. 诗的主题:该诗主要表达了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抱负和理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而不是仅为自己谋求利益。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激烈和个人遭遇的挫折,他的政治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选择了隐居,并在此过程中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
  4. 诗的语言风格:《冉溪》的语言明畅,用词精准,展现了柳宗元精湛的文学技巧。他在诗中大量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情感。
  5. 影响与评价:《冉溪》不仅是柳宗元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和文学爱好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柳宗元的其他文学作品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例如他的《捕蛇者说》,通过对一个乡村捕蛇者生活的描绘,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人民的事实。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冉溪》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语言风格、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都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欣赏。

注解

陈力:贡献、施展才力。汉·班彪《王命论》:「举韩信于行阵,收陈平于亡命,英雄陈力,群策毕举。」

许国: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

缧囚:犹累囚,被拘囚的人。《陈书·徐陵传》:「凡诸元帅,并释缧囚,爰及偏裨,同无剪馘。」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诗:「缧囚为学切,掌故受经忙。」

寿张樊敬侯:《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宏传》:「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群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馀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十八年,帝南祠章陵,过湖阳,祠重墓,追爵谥为寿张敬侯。」

南园:泛指园圃。 晋·张协《杂诗·其八》:「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