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日归旧山》:诗中的自然与心境

《冬日归旧山》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更展现了作者对隐居读书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自然的敬畏之情。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这两句诗直接点明了主题——“归”。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诗人在结束了一段旅程后,带着一身的尘埃回到了他的故乡——旧山。这种归来,既是身体的回归,也是心灵的归宿。

接下来的句子,“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则将读者的视角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翠绿的藤径之中,感受到雪后的山峰所散发出的清新与明朗。这里的景色描写,不仅让人感到视觉上的舒适,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尊重。在寒冷的环境下,树叶最先凋零;而在冰冷的山谷中,云彩也难以停留。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独特之处,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自由的追求。

进入诗的后半部分,“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所周围的环境。青翠的竹子伸入屋中,古老的树木横跨过江面,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为生动而富有层次感。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最后一句“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虽然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白犬的离村吠声,可能象征着诗人离开都市喧嚣的生活,选择回归田园的决心。而墙壁上的苍苔,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岁月的积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一个诗人在冬季归乡时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感受的真实表达,李白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使人们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隐居读书生活的无限眷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