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严武将军治军有方、声威显赫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其率军成功收复滴博的战绩,并展望了未来夺取蓬婆的雄心壮志,体现了对边防稳固和国家强盛的深切期望。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肃宗时期,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国家需要恢复元气,巩固边防。杜甫作为一位忠诚的文人,在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表达爱国情怀的诗篇,以鼓舞士气和提振民心。此诗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2. 作品原文:《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秋风褭褭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3. 作品解析:首句“秋风褭褭动高旌”,描绘了秋风拂动高高的军旗,营造出一种威严而庄重的氛围。接着两句“玉帐分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则进一步展示了严武将军指挥若定、战无不胜的英勇形象,以及他所取得的辉煌战果。最后两句“欲夺蓬婆雪外城”,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希望国家能够继续强大,边疆能够更加稳固。
  4. 艺术特色:杜甫的这首《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富含深厚的思想内涵。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勇往直前的将领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篇赞美战争胜利之作,更是一篇充满爱国情怀的诗歌。

《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军事胜利的诗歌,它还蕴含了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杜甫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与传颂。

注解

滴博:岭在维州 

蓬婆雪外城:雪山外有蓬婆岭。

更夺:一作「次取」。

赏析

《杜诗说》:诗中用地名,必取其传者,方能助色。如「风林」、「鱼海」、「岛蛮」、「白帝」、「鱼龙」、「鸟鼠」是也。「滴博」、「蓬婆」,地名本粗硬,用「云间」、「雪外」字以调適之,读来便觉风秀,运叫之妙如此。

《杜臆》:「玉帐分弓」句雄壮,而「分弓」字奇。

《读杜心解》:此破蕃曲也。诗比严诗更透一层。盖「滴博戍」为伐被陷之边,「蓬婆城」为彼据险之处。

《杜诗镜铨》:蒋云:严诗一味英武,此更写得精细,将多少方略在,而颂处仍不溢美。

《诗境浅说续编》:首句言牙旌风动,写早秋之景色也。次句「玉帐分弓」,言军城之兵略也。后二句承第二句言。「云开滴博」,已归亭障之中;「雪满蓬婆」。更夺康輶之隘。西南建绩,等于斐、岑之天山纪功。二句作对语,笔力雄厚,乃少陵之本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