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西县驿

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还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使东川·西县驿》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元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人简介
  • 元稹:元稹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生平事迹颇为传奇,与著名诗人白居易有深厚的友谊。元稹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其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元稹的父亲元宽和母亲郑氏均出身于名门望族。25岁时,他与白居易一同考中进士,并结为终生的诗友。他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时人称为“元白”,其作品被统称为“元和体”。
  1. 诗歌原文
    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还家。

  2. 诗歌解析

  • 抒情手法:元稹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春天逝去的哀愁和对故乡思念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清明节夜晚的景象和春天的变迁,抒发了自己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抒情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 意境营造:诗中的“清明夜”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怨的氛围,而“月照楼前撩乱花”则描绘了春夜的美丽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今日成阴复成子”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而自己仍然未能回到家乡,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时光的无情。
  • 语言风格:元稹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场景和情感。例如,“月照楼前撩乱花”中的“撩乱”二字,不仅形象地描述了花瓣随风飘舞的情景,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使东川·西县驿》不仅是元稹诗歌创作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唐代诗歌艺术的典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