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六合丞还

我家沧海白云边,还将别业对林泉。
不用功名喧一世,直取烟霞送百年。
彭泽有田唯种黍,步兵从宦岂论钱?
但愿朝朝长得醉,何辞夜夜瓮间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解六合丞还》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解六合丞还》的作者王绩,生于约589年,卒于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人,后迁居古绛州。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经历了隋末唐初的动荡时期。
  • 职业经历:他曾在隋朝担任秘书省正字一职,但不久之后就辞去了这一职位,转而选择担任六合县县丞。这一身份的转变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立场,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政治局势。
  1. 作品原文与注释
  • 原文:我家沧海白云边,还将别业对林泉。不用功名喧一世,直取烟霞送百年。彭泽有田唯种黍,步兵从宦本无官。闲居赋诗陪风雅,醉卧横琴伴月寒。
  • 译文与注释:该诗以朴素而流畅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诗句中的“彭泽有田唯种黍”指的是陶渊明在彭泽的故事,表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写作背景
  • 辞官归隐:诗人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但他不喜欢在朝廷做官,于是请求担任六合县县丞。然而,由于嗜酒疏怠公务,加之天下动荡,他在任职期间多次遭到弹劾,最终不得不解下官职,回到了他的故里。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整首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仕途生活和田园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 意境营造: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如“我家沧海白云边”以及“还将别业对林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文境,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展示了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当时社会具有普遍的共鸣。它不仅是王绩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

《解六合丞还》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王绩个人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