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馆娃宫

馆娃宫畔顾,国变生娇妒。
句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吴亡甘已矣,越胜今何处?
当时二国君,一种江边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馆娃宫》是唐代诗人于濆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原文
    馆娃宫畔顾,国变生娇妒。
    勾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吴亡甘已矣,越胜今何处。
    当时二国君,一种江边墓。

  2. 译文
    在馆娃宫的旁边我停下了脚步,国家因变故而生出嫉妒。
    勾践的勇气从未动摇过,而夫差的内心已被错误所迷惑。
    吴国的灭亡早已结束,而越国的辉煌又在哪里?
    当时两位君主的命运如此相似,最终都变成了江边的坟墓。

  3. 赏析

  • 诗歌通过描写馆娃宫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向往不仅体现在对宫殿建筑的描述上,更体现在对宫廷生活氛围的描绘中,如“国变生娇妒”中的嫉妒情绪,以及“越胜今何处”中的无奈与迷茫。
  • 诗中的对比手法尤为突出,通过勾践和夫差的对比,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命运走向。勾践虽历经磨难,但始终坚韧不拔,而夫差则因一时之错而自取灭亡。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读者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 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感慨,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不仅源于对历史的回顾,更源于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1. 创作背景
  • 《经馆娃宫》的创作背景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对于宫廷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这种向往不仅源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源于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反思。
  • 在唐代,宫廷生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尊严,也反映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因此,对于诗人来说,通过描写宫廷生活,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还可以借此表达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1. 写作手法
  • 《经馆娃宫》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化的语言,使得诗歌既具有历史的真实感又富有文学的美感。这种写作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其成为一首充满魅力的文学作品。
  • 诗歌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等手法,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这种手法不仅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广度,也使其成为一部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佳作。

《经馆娃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