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春二十首 其六

何处生春早,春生江路中。
雨移临浦市,晴候过湖风。
芦笋锥犹短,凌澌玉渐融。
数宗船载足,商妇两眉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生春二十首·其六》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生春二十首·其六》以其精巧的构思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生春二十首·其六》
    何处生春早,春生江路中。雨移临浦市,晴候过湖风。芦笋锥犹短,凌澌玉渐融。数宗船载足,商妇两眉丛。

  2. 诗意解析:诗的第一句点明题目“生春”,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二句“春生江路中”描绘了春天在江河之中悄然生长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画意。接下来的三句,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细腻地描绘了春雨过后,临浦市的繁忙景象;晴空下的湖风拂过,带来了温暖的气息。第三句“雨移临浦市”,形象地展示了春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第四句“晴候过湖风”,则通过晴空与湖风的和谐共舞,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最后两句,诗人以“两眉丛”形容商妇忙碌的情景,既表现了商贾生活的热闹,也反映了春天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春天的生机勃勃展现得淋漓尽致。

  3.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当时元稹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江陵府,他在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于生活的感慨。

  4. 艺术特色:元稹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音乐美。此外,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如“凌澌玉渐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提升了其文化内涵。

  5. 历史影响:元稹的《生春二十首·其六》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生春二十首·其六》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篇,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首诗不仅是元稹文学成就的展示,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珍贵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