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乐 其四十六

凡夫真可念,未达宿因缘。
漫将愁自缚,浪捉寸心悬。
任生不得生,求眠不得眠。
情中常切切,燋燋度百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回波乐·其四十六》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收录于他的诗集《回波乐》中。此诗以凡夫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人生无常与内心挣扎的主题,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以及内心状态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主题:诗中开篇即点明主题,“凡夫真可念”,指出凡夫在世间的生活充满了不可预知和难以理解的因果关系。这种对普通人生活的观察和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贴近生活,感受到普通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2. 表达技巧:首句“凡夫真可念”,以简洁明了的方式直接点出主题,使得诗歌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而接下来的诗句“未达宿因缘”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通过这种方式,王梵志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技巧,让诗歌不仅具有艺术美,还能引发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哲理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凡人生活的描绘,更是对悟道与修行的深刻哲理探讨。首句中的“悟道虽一饷,旷大劫来因”表达了悟道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自久远的因果循环。这种对哲学深度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描述,也是对整个宇宙规律的探索。

  4. 情感表达:诗中“任生不得生,求眠不得眠”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无力感和挣扎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触动。

  5.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句“凡夫真可念”的直接点题,以及之后的层层深入,都显示了王梵志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巧和深厚功底。

《回波乐·其四十六》不仅是一首描绘人生无常与内心挣扎的诗,也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