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杂咏 其九 茶瓯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茶中杂咏·茶瓯》是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描述了茶瓯的形态、质量与材质特征。这首诗收录于《茶中杂咏》组诗之中,展现了晚唐时期茶文化与茶具艺术的发展水平。《茶中杂咏》是一组以茶为主题的诗歌作品,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茶坞、茶人、茶笋等元素融入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茶文化画卷。

《茶中杂咏·茶瓯》首联指出邢窑的迅速崛起,到了晚唐时代,邢窑与越窑并驾齐驱,成为当时瓷器制造的重要代表。这一描述不仅反映了当时陶瓷工艺的水平,也展示了邢窑在晚唐时期瓷器生产上的重要地位。颈联和颔联则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茶瓯的特征。茶瓯的形状圆如月亮般轻盈,薄如云朵般飘逸,其色泽如同枣花般细腻,香气扑鼻,令人心旷神怡。这些描述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也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茶瓯的美丽与精致。

皮日休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日休的诗文与陆龟蒙齐名,人称“皮陆”,他们的作品共同丰富了唐代文学的内涵,为研究唐代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茶中杂咏·茶瓯》是一首描绘茶具之美的经典诗篇。通过对茶瓯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形态和工艺,也反映了晚唐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精神文化的繁荣。这首诗不仅是对唐代茶文化的一次生动记录,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