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田禾

村南村北稻花明,碧影清光夹望平。
节弄暑风轻拂拂,尖悬晚露澹盈盈。
道傍妪妇呼鸡返,坡外儿童跨犊行。
独坐小桥幽兴满,蟪蛄声在柳梢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阅田禾》是唐代诗人吕从庆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阅田禾》作于唐代,诗人吕从庆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田野的深厚情感和细腻描绘。作为一位有着丰富文学成就的诗人,吕从庆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其诗歌创作中的佳作,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风貌及诗人的内心世界。
  2. 内容赏析
  • 诗中“村南村北稻花明,碧影清光夹望平”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稻田的美丽景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节弄暑风轻拂拂,尖悬晚露澹盈盈”则描绘了夏末秋初的天气变化及其带来的微妙感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夏日傍晚。
  • 诗的后半部分“道傍妪妇呼鸡返,坡外儿童跨犊行”,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情趣的欣赏和向往。
  • “独坐小桥幽兴满,蟪蛄声在柳梢鸣”更是将诗人独自坐在小桥上的感受传达给读者,体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1. 艺术特色:《阅田禾》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颇具特色。诗中运用了诸多意象和比喻,如“碧影清光”、“晚露”等,这些词汇和画面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此外,诗的节奏感也处理得相当到位,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吕从庆的《阅田禾》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乡村生活热爱的诗,更是一种情感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艺术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高超的写作技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