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剑留泉

五百年前此地来,碧桃移向石坛栽。
三春绿柳千条缕,万线清泉一剑开。
红日照残新殿阁,白云堆破旧楼台。
昔年踪迹今何在?尚有馀霞点翠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吕剑留泉》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代诗词,其作者为诗人吕岩。诗中描绘了五百年前一位仙人在此地留下的神奇景象,以及当地百姓对此事世代相传的故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以下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吕岩生平:吕岩是宋代著名的道教学者和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靖州部》中有记载。吕岩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而闻名。
  • 诗歌内容:《吕剑留泉》是吕岩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古代仙人遗迹的怀念。
  1. 诗词原文与鉴赏
  • 原文展示:诗中的开头“五百年前此地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悠久和地点的特殊,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历史的画面。接着“碧桃移向石坛栽”描述了仙迹发生地的自然风貌。最后“尚有余霞点翠苔”则形象地描绘了日落时分的美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诗意解析: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古人传说的敬仰。
  1. 历史文化背景
  • 会同八景:会同县有八大名胜古迹,其中之一便是吕剑留泉,这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也是当地的文化象征。
  • 仙人轶事:《靖州部》中记载了关于仙人吕洞宾到访并留下仙迹的故事,这一传说在会同地区广为流传,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艺术手法与特点
  • 想象丰富:吕岩在创作《吕剑留泉》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通过文字得以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历史传说的情感投入。

《吕剑留泉》作为一首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诗词,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展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神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