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其二十七

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绝句 其二十七》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下面将深入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 吕岩简介:吕岩,字洞宾,是唐代京兆(今北京)人。他曾经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进士的资格,但在黄巢起义期间,他选择携带家庭进入终南山学道,最终下落不明。
  • 创作时间与环境: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没有确切记录,但从内容上看,它描绘了一位正义之士面对不平事时的果敢态度和迅猛反应,展现了古代侠客精神。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诗歌原文:《绝句 其二十七》原文如下:“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 诗歌翻译:吕岩用豪迈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正直之士的形象,当他听说有人遭受不公正待遇时,立即放下酒杯表达不满,然后挥舞着宝剑在夜空中疾驰而去,直到深夜才返回家中。
  1. 诗歌鉴赏与分析
  • 形象描绘:吕岩通过“粗眉卓竖”和“语如雷”等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刻画了这位侠士的英姿飒爽和正义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勇敢和坚定。
  • 情感表达:诗中的侠士不畏强权,敢于挺身而出,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公正的追求。这种情感的表达深深打动了读者,激发人们对英雄主义的向往。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吕岩的诗作语言简练、有力,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传达内心的感受和对正义的追求。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得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结构布局:“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这首诗的结构紧凑有序,首尾呼应,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吕岩的《绝句 其二十七》不仅是一首表现了侠客精神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勇气,还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尊重历史中的英雄形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