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
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
松槚邈已远,友于何日逢?
况满室兮童稚,攒众虑于心胸。
天高难诉兮远负明德,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
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
松槚邈已远,友于何日逢?
况满室兮童稚,攒众虑于心胸。
天高难诉兮远负明德,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
《高山引》中的诗情画意
《高山引》,这是一首由初唐时期诗人宋之问所创作的诗歌。诗中,“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追求理想和事业时面对的艰难困苦。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的那样,“松槚邈已远,友于何日逢”。
尽管他心怀壮志、矢志不渝,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流放的悲惨结局。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于朝廷的失望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深深无奈。“天高难诉兮远负明德,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这句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无遗,他的无奈与悲痛溢于言表。
读完这首诗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与无奈,也明白了诗人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感慨与哀伤。诗人以“高山引”为题,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与彷徨。
《高山引》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声和情感。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面临何种困境,我们都应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前行,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