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

貂冠朝彩振,乌署晓光分。
欲啸迁乔侣,先飞掷地文。
庭虚麦雨润,林静蕙风薰。
嵇驾终难仰,梁凫且自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峤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的政治背景和文化风貌。

诗作中的“貂冠朝彩振,乌署晓光分”描绘了李峤作为朝廷官员的形象,貂冠代表官阶,象征着地位和权威;乌袍则可能指御史大夫的官服。这种形象的塑造,不仅展示了唐朝官员的正式场合,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严肃氛围。诗中“欲啸迁乔侣,先飞掷地文。”透露出作者渴望与志同道合之士为伴的愿望,同时暗示了自身才华得到认可和赏识的愿景。

李峤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太清台的情景:“庭虚麦雨润,林静蕙风薰”,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和哲理性。庭前虚静的麦田被夜露滋润,林中清风拂过散发着芬芳的蕙草,这样的描绘不仅美化了环境,也隐喻了作者心境的宁静与高远。

诗的结尾“嵇驾终难仰,梁凫且自群”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在这里,“嵇驾”可能是指古代隐士嵇康,代表着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梁凫”则可能指的是自由飞翔的大雁,意味着虽然不能像它们那样无拘无束,但仍然可以在自己的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幸福。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也反映了他虽身处高位仍保持清醒头脑和独立人格的思想境界。

《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五言律诗,更是唐代诗歌文化的缩影。通过对李峤生平及其诗作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唐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