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骆四二首 其二

甲第驱车入,良宵秉烛游。
人追竹林会,酒献菊花秋。
霜吹飘无已,星河漫不流。
重嗟欢赏地,翻召别离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饯骆四二首其其二》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人生及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朝著名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进士及第到被贬庐州别驾的曲折历程,最后因病去世。李峤才华横溢,与王勃、杨炯并称为“初唐三杰”,与崔融、苏味道齐名,被誉为“诗坛三巨头”之一。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收录了五卷,体现了他的诗歌才华。
  1. 诗句解析
  • “平生何以乐,斗酒夜相逢。”:这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来寻找快乐的方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短暂,应当珍惜当下的快乐时光。
  • “曲中惊别绪,醉里失愁容。”:这句描绘了酒后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们在欢乐之中所隐藏的痛苦和忧愁。
  • “星月悬秋汉,风霜入曙钟。”:这句以天文景象来渲染夜晚的氛围,同时也暗喻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 “明日临沟水,青山几万重。”: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甲第驱车入,良宵秉烛游。”:这句描述了诗人进入豪宅,享受良辰美景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富贵生活。
  • “人追竹林会,酒献菊花秋。”:这句描绘了与朋友相聚的情景,同时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霜吹飘无已,星河漫不流。”:这句通过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之感。
  • “重嗟欢赏地,翻召别离忧。”: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之苦的无奈。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简短的句子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 韵律和谐:诗的音节和韵律搭配得当,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情感体验
  • 友情的珍贵:诗人通过与友人的相聚和离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 生活的感慨: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生境遇相互映照,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种种感慨。
  • 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生经历的回顾,诗人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思。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之一,李峤的诗作为后世研究唐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思想价值:诗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和对自然的感悟,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 审美价值:诗歌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饯骆四二首其其二》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成就,而且在情感上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它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