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氏山居

檐有烟岚色,地多松竹风。
自言离乱后,不到鼓鼙中。
径柳拂云绿,山樱带雪红。
南边青嶂下,时见采芝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王氏山居》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在文化和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檐有烟岚色,地多松竹风。
    自言离乱后,不到鼓鼙中。
    径柳拂云绿,山樱带雪红。
    南边青嶂下,时见采芝翁。

  2. 诗的意象与情感

  • 自然景象:诗中的“檐有烟岚色,地多松竹风”描绘了王氏山居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烟岚、松竹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氛围。
  • 历史与现实交织:“自言离乱后,不到鼓鼙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动荡时代变迁的感慨,暗示了个人经历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关系。
  • 生活细节的描写:如“径柳拂云绿,山樱带雪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美丽。
  • 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南边青嶂下,时见采芝翁”,透露出对高洁隐士生活的憧憬,同时也暗喻着诗人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文学地位:《题王氏山居》作为李咸用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特征,特别是在追求自然美、内心情感表达方面的成就。
  • 历史意义:在唐代,文人常常通过山水田园诗来抒发政治抱负未能实现的情感,而《题王氏山居》恰好反映了这种文化倾向。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
  • 教育启示: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为后人提供了关于如何通过自然美景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启示。

《题王氏山居》不仅是一首反映唐代文人心态的诗歌,也是研究唐代诗歌美学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情感,以及诗人如何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