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

塞鸿归欲尽,北客始辞春。
零桂虽逢竹,湘川少见人。
江花铺浅水,山木暗残春。
修刺辕门里,多怜尔为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中通过对塞鸿归尽、北客辞春等自然景象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李嘉祐,字从一,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生平和作品在当时以及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李嘉祐的诗歌多以山水为题材,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神韵,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

  2. 诗歌原文:塞鸿归欲尽,北客始辞春。零桂虽逢竹,湘川少见人。江花铺浅水,山木暗残春。修刺辕门里,多怜尔为亲。

  3. 诗歌赏析:诗的前两句“塞鸿归欲尽”,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种渐行渐远的景象。塞鸿代表着远方的旅人或使者,他们的归来似乎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而“北客始辞春”则暗示着北来的客人刚刚度过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开始踏上新的旅程。这两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季节的更迭。

  4. 诗歌鉴赏:在后四句中,诗人转向了对具体景色的描绘。“零桂虽逢竹”,零桂是一种常绿植物,而竹则代表坚韧不拔的品质。这里可能寓意着尽管面临困难,但依然保持坚韧的态度。接着的“湘川少见人”,则描绘了湘江边少有人烟的景象,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而“江花铺浅水,山木暗残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寂和萧条的氛围。最后两句“修刺辕门里,多怜尔为亲”则透露出主人公对友人的关怀和爱护,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情感的认可。

《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不仅是一首表达旅途艰辛和友情深厚的古诗,也是李嘉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向读者呈现的一个生动的艺术场景。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解读,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能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的独到见解与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